【記者吳惠民桃園報導】蒲公英希望基金會在數位發展部「數據賦能 公益創新」專案支持下,運用數據分析讓新媒體社群平台總瀏覽率提升50%。26日,蒲公英受邀出席年度成果分享暨交流論壇,分享數據驅動決策如何突破公益瓶頸,提升社群參與,讓公益行動更精準。

蒲公英執行長李愛蓮表示,這次的成功歸功於數發部9個月的陪跑式輔導,從第一天起,三位專業指導老師與團隊親自深入蒲公英了解現況,透過扎實的課程與量身訂製的建議,幫助我們精準找出問題、優化策略。

過去,公益組織常仰賴熱情與經驗決策,如今,數據成為我們的「眼睛」。顯示公益不再只靠熱情,更需要數據支持,幫助我們更精準了解捐款人、受助者與社會需求,這一切得益於數發部提供的紮實培訓與專業顧問團隊謝昆霖、鄭振中、高昶易教練,協助讓蒲公英透過數據轉型,讓公益不再靠直覺,是靠「智慧決策

蒲公英團隊分享「數據賦能 公益創新」年度成果。

長期致力於生命教育、品格教育、環境永續的蒲公英,曾面臨與多數公益團體相同的挑戰:不清楚捐款人是誰、官網操作不便、社群互動低迷,導致捐款下降。即便早已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但因人力與經費有限,往往難以跟上科技變革,導致數據運用受限。

在數位發展部的輔導下,基金會開始善用數據,將「數據驅動決策」納入公益策略核心,並透過數位技術大幅提升效能。

蒲公英指出,數據分析發現捐款核心族群為以女性為主,基於此洞察進行FB貼文策略優化,調整貼文排版、內容方向與發文時間。新媒體社群平台觸及率成長近12倍,總瀏覽率增加50%,粉絲專頁互動顯著成長。

蒲公英數位創新獲數發部肯定。

過去,公益組織常仰賴熱情與經驗決策,如今,數據成為我們的「眼睛」。顯示公益不再只靠熱情,更需要數據支持,幫助我們更精準了解捐款人、受助者與社會需求,這一切得益於數發部提供的紮實培訓與專業顧問團隊。

蒲公英數位創新獲數發部肯定。

蒲公英說,未來將擴大數據應用範圍,深化 AI 與自動化工具,並建立長期數據追蹤機制,讓捐款效益最大化,讓每一份愛心真正改變受助者的未來。

數發部也表示,未來仍將提供支持,確保公益組織能持續借助數據的力量,精準抵達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