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紅門成功轉型文化科技園區 城南最大公園群展現燕京勝景
中國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工建設、首都規劃展覽館建築設計方案基本穩定、福海國際大廈轉型為大紅門數智產業大廈……南中軸,正成為科技創新、文化交流等產業發展的新載體,成為引領北京南部崛起的生態軸、文化軸、發展軸。
批發市場走了 高新企業來了
地鐵運營指揮調度平台的顯示大屏上,一輛輛地鐵列車的位置實時更新,安保人員在崗情況實時顯示……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內,北京恆升聯合科技有限公司政企事業部總經理李文龍,展示著該公司基於數字孿生可視化技術打造的地鐵站點智慧運營系統。「這套智慧系統,已經在地鐵昌平線和15號線應用,後續還將應用於地鐵12號線和3號線。」李文龍表示,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有很好的配套資源,有利於與同類型及上下游企業組成企業團,共同將服務與方案推薦給客戶。
「今天我們所在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以前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閆福表示。曾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大服裝紡織品集散地的大紅門地區,歷經4年完成對45家市場的疏解,華麗變身為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目前,該園已註冊和簽約落地高精尖企業270餘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0餘家,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元宇宙產業等領域。
如今南中軸地區蓬勃發展,正在打造引領北京南部崛起的生態軸、文化軸、發展軸。據悉,中央芭蕾舞團業務用房擴建項目明年將正式投用;國家自然博物館實現開工建設;首都規劃展覽館正在積極推進各項前期工作;福海國際大廈正轉型為大紅門數智產業大廈。
「飛燕台」成城南網紅打卡地
因能360度俯瞰北京登高賞景,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內一處被遊客稱為「飛燕台」的觀景平台成為網友們心目中的城南必打卡地之一。自去年開放以來,每日平均接待遊客超過6000人次。
2018年前,南苑森林濕地公園所在的片區還聚集著不少村鎮工廠、批發市場、物流倉儲和出租大院。目前,規劃1.6萬畝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已建成萬畝綠地景觀,正在加快建設北京南部最大公園群落,高59米的觀景平台已成為城南觀景新地標。公園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中心城區最大的城市森林濕地公園,再現溪流泡子、大樹草甸的苑囿風貌,和水草豐美、魚躍鳶飛的生態景觀,延續南苑千年歷史文脈,展現南囿秋風的燕京勝景。(張楠/文 北客端/攝)

南中軸城市更新再添新地標
大紅門數智產業大廈明年亮相
南中軸福海國際大廈轉型而來的大紅門數智產業大廈近日正式啟動樓體全面改造,明年一季度完成。大紅門數智產業大廈引入人工智能產業,與其南部的豐台政務中心、豐台區圖書館和西北部的合生廣場共同形成南中軸區域性社交互動中心。
福海國際大廈位於南三環木樨園橋西南角,地處南中軸的「門戶」,總建築面積約9.7萬平方米。此前這裡是大紅門地區的一家服裝市場。
走進福海國際大廈,工人們正在忙碌地拆除扶梯。「我們已經拆除了9萬平方米的內部裝飾,近日正式啟動樓體改造。」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
未來這裡將形成「一環」「一芯」「雙首層」格局:內部將擴大中庭空間體量,增設綠植景觀平台,打造科技綠芯。外部與周邊的豐台區政務中心、豐台區圖書館和合生廣場聯動成環,建設15000多平方米的超級大廣場,在大廈東側打造「南中軸科技生態廣場」,北側打造「週末市集廣場」,南側打造「青年活力街區」,營造充滿活力的街區氛圍。
「雙首層」主要佈局配套商業,其中約三成面積將配套餐飲、食堂、健身及休閒生活等業態,同時增加沉浸式體驗和科技展示空間,既為入駐企業提供配套服務,也為周邊居民提供活力空間。
產業方面,大紅門數智產業大廈將致力於發展通用人工智能業態,並配套科技服務和體驗經濟。(孫穎 趙智和)
「百事通」助力提升服務水平
豐台區上線DeepSeek助手
DeepSeek大模型技術火爆全球,北京市多區已開展實踐探索,將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政務服務平台等接入部署DeepSeek大模型,利用人工智能賦能城市管理、政府服務和基層社會治理。
「您好,我和別人合夥辦了家企業,現在想註銷,應該怎麼辦理啊?」一位女士到豐台區政務服務中心總咨詢台詢問。工作人員張崢聽後,立即「叫醒」電腦屏幕上的「豐小政」,輸入「合夥企業註銷」幾個字,很快,企業註銷核心流程就顯示出來,還列出了需要準備的關鍵材料清單。張崢依據提示迅速解答問題,這位女士非常滿意。

辦事大廳裡人來人往,涉及的政務事項有1700餘個,但擁有了人工智能好助手「豐小政」以後,張崢比過去更加從容。
「DeepSeek大模型像一位剛上崗的好幫手,有能力,但缺少相關的政務知識儲備。」豐台區政務服務運行保障中心副主任郭盈介紹,「因此我們在訓練過程中,不斷將政務事項數據『喂』給大模型,促進它不斷成長,從新成員變成『百事通』,讓每位辦事群眾能享受到『百事通』帶來的優質服務。」
DeepSeek大模型版的「豐小政」已經在豐台區政務服務中心相關點位推行。客服專席王茹藝為DeepSeek點讚:「以往遇到拿不準的問題,需要反覆翻查數據庫和網站,如今只要喚醒『豐小政』數智助手,相關事件辦理流程、知識就能立即呈現,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新技術融入城市管理,這並非首次,大模型之前,AI視頻識別、大數據分析、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都已在北京城市智慧管理中得到應用。(孫雲柯 孫穎)
117種野生鳥類前來做客
豐台南苑森林濕地公園飛鳥翔集
截至目前,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已監測記錄野生鳥類117種,包括15種中國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它們已經成為南森的常客。




117種野生鳥類資源中,新增發現一種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黃胸鵐,歷年來共觀測發現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包括雀鷹、紅隼、大鵟、蒼鷹、鴻雁、鴛鴦、普通鵟、燕隼、紅喉歌鴝、黑翅鳶、赤腹鷹、白腹鷂、花臉鴨、紅脅繡眼鳥。
南苑森林濕地公園是一道綠隔城市公園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南中軸線上一片大型城市生態綠肺,正在打造生物多樣性示範區。南森將構建山水林田湖草集聚的生態空間、中心城區最近的觀鳥勝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公園綠地、南苑自然野趣風貌的示範園區。
「2021年我們記錄到的鳥類僅81種,近4年來連續遞增,增加了44%。記錄到野生植物資源116種,新增濕生野生植物20餘種,濕地生態環境日趨完善。」該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南森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的首都生物多樣性研究院總院掛牌,標誌著南森公園的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從常規的園林景觀的打造向科學謀劃生物多樣性保護方向轉變。今年南森將在已經開放4000餘畝的基礎上加大生物多樣性示範區建設力度,增加900餘畝藍綠空間。(孫穎/文 佟浩 豐軒/攝)
豐台一菜市場裡藏著讀書角
北京書香社區又有了新的開拓,更加豐富多元。圍繞「閱讀」這一核心,充分挖掘社區資源,北京的書香社區展現出生動圖景。

豐台區劉孟家園社區市民學習中心內,新穎的「廚師博物館」讓人眼界大開,數千件藏品凝結著季淑芳大爺畢生的心血,各大菜系的菜譜圖書期刊,各式各樣的廚具器皿,無不飽含著歲月的滄桑,紛至沓來的讀者,都被季淑芳對文化的傳承和熱愛所震撼。
在售賣蔬菜、主食、鮮肉、綠植的菜市場,竟然藏著一個安靜的讀書角,這是豐台區劉村街道給附近居民帶來的驚喜。今年1月,利民菜市場進行二次升級改造,不僅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繪畫+詩句」裝點著菜市場,還增設市場「讀書角」。這個讀書角大約10平方米,方方正正的空間被綠植恰到好處地包圍著,書架、書桌、座椅齊全,圖書品類也不少,小說、傳記、育兒、養生、菜譜類都有,200餘本圖書已經過不少人的翻動,有的已顯破舊。正在看書的李女士說,讀書角的出現讓她很意外,她在這裡讀過傳記,買菜也變得動力十足。(路艷霞/文 北客端/圖)
一份心願書單引發的愛心接力
3000多冊圖書「填滿貴州小朋友的閱覽室」
日前,豐台區圖書館大紅門館門前,許多人拎著大包小包的圖書往裡走——他們不是來還書的,而是來捐書的。一份在志願者群裡流傳的心願書單引發了這場愛心接力,他們共同為千里之外的貴州省台江縣城關五小的孩子們鋪就閱讀之路。
「我特別喜歡這些書,希望與貴州的小朋友一起分享。」7歲的肖趺璵將一摞繪本放在捐贈台前,拿起《跳舞吧,小雅》又翻看一下。趺璵媽媽說,小趺璵此前在豐台區圖書館當過「一日小館長」志願者,前幾天在志願者群裡看到募集圖書的倡議書,她特意將自己的圖書翻檢了一遍,選出了這幾本心愛的繪本捐贈。

趺璵媽媽說的倡議書,是豐台區圖書館文化志願服務分隊負責人李傑發到群裡的。
「從去年開始,我們一直堅持在每月最後一個週末開展『舊書新知』交換日活動,既為讀者提供圖書交流的平台,也接受讀者捐贈圖書。」李傑說,常態化的「換書大集」引發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今年1月初他們收到一份快遞,來自貴州省台江縣城關五小。「原來是台江縣當地誌願者從新聞媒體裡看到我們的公益活動,希望能夠獲得一些圖書,豐富城關五小的閱覽室。」
「我們的語文老師講到了一本書,叫作《躲貓貓大王》,當時我的心裡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和期待,真的好想看看這本書啊!」「有一次我做閱讀題,看到了《夏洛的網》的一個片段,小豬威爾伯和蜘蛛夏洛之間的友誼讓人心生嚮往。」「看到《團圓》這本書的名字時,我想起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媽媽,我猜這本書一定講的是關於家人團聚的溫馨故事。」快遞裡附著十幾份孩子們手寫的信件,稚嫩的字裡行間洋溢著他們對圖書的渴望。

李傑將這個事情在志願者群裡一說,立即得到了群裡志願者尤其是孩子們的響應。11歲的陳其駿帶來了60多本圖書,其中就包括書單裡的《團圓》《夏洛的網》等。他說:「這幾本書我很喜歡,但是看到小朋友們的心願書單裡有,我想了想還是捐贈給他們吧,希望他們也能讀到這些好書。」
「我們非常支持孩子的做法,希望愛心通過一本本圖書,在孩子們之間傳遞。」陳其駿爸爸說,頭一天晚上,陳其駿給貴州的小朋友們寫了一晚上的寄語,修修改改的,很是認真。

據瞭解,除了個人外,還有許多學校和志願服務團體相繼聯繫捐贈圖書事宜。截至日前,豐台區圖書館已經收到團體和個人捐贈的圖書8000多冊,遠遠超出預期的2000冊。
「每本書我們都要檢查是否有破損,是否是正版,還要分類、登記在冊,判斷是否適合小學生閱讀。」常駐圖書館的昱耆文化志願團隊負責人程宏雁表示。
近日,精選出來的3000多冊圖書完成登記打包,奔向千里之外的貴州省台江縣城關五小,其中貴州小朋友所列的「心願書單」內的圖書就有500多本。這場持續2個多月的愛心接力,圓了貴州台江縣城關五小孩子的閱讀之夢,也圓了首都小朋友填滿貴州小朋友閱覽室的夢。(孫穎/文並攝)
被電影故事感動
燃!老年學員巧手剪「哪吒」
豐台區南苑街道南庭新苑南區社區趙玉鳳剪紙班的師生們近日幹了件「大事兒」——用時近兩周,以退休老人為主的十餘名剪紙班師生完成了上百幅哪吒主題的剪紙,將時下「頂流」哪吒與歷史悠久的剪紙結合了起來。
南庭新苑南區社區活動室二樓的趙玉鳳剪紙工作室長條形桌子上,擺滿了以哪吒為主題的剪紙。各式各樣的剪紙版「哪吒」齊聚一堂:有拿著火尖槍的、有紮著馬步的,還有調皮可愛的……

75歲的趙玉鳳是剪紙班的老師,也是哪吒主題剪紙的發起人。「我兒子看完《哪吒之魔童鬧海》後說,他很喜歡這部電影。在他的強烈推薦下,我也去看了電影,並被電影講述的故事深深吸引,喜歡上了哪吒。」趙玉鳳說,之後她就開始琢磨如何用剪紙呈現哪吒。在剪紙班每週一次的課堂上,她向同學們提議,沒想到大家都挺支持,有些沒看過電影的人在聽過她的講述後,也去看了電影,「感受了電影的魅力後,大家剪起來都更有動力了。」
「我們一共準備了30多種圖樣,大家選擇喜歡的來剪,基本上每個人都選了四五種,完成後的哪吒剪紙作品已經超過上百幅了。」65歲的孟雅芬負責製版,雖然哪吒造型的圖片可以從網上下載,但是真正轉換為剪紙作品時,還要再改動。她解釋說:「比如哪吒身後張開的多層飄帶,原圖其實是分開的。為了能用剪紙剪出來,我們調整了圖樣,讓這些飄帶聚合在一起,有一個連接點。」
63歲的楊月已經在剪紙班學習近5年了,這次她剪了一幅拿著火尖槍、掐腰站著的哪吒,花了三天時間,每天要剪五六個小時,「哪吒褲子褶皺的縫隙非常窄,需要用剪刀穿透又不能戳破其他地方,剪出的小縫邊緣還要盡量順滑,所以很難。小剪刀還會卡著大拇指,幾天下來,我的手指都被卡出印兒了。」(侯國棣)
探訪京城百年老澡堂裡的懷舊時光
30塊錢能在雙興堂「泡」一天
下午兩點多,雙興堂浴池裡熱氣蒸騰,68歲的馮和平裹著浴巾、喝著熱茶,享受著泡澡後的悠然。「您嘗嘗我帶的小菜!」「剛才那招『鐵門栓』您給我說說。」休息室裡,相熟的「澡友」們有說有笑、有吃有喝。在這個百餘年歷史的澡堂子裡,時間彷彿慢了下來。
六七十歲「澡友」算年輕的
雙興堂位於豐台區南苑東二道街,轉過幾條小路、經過若干平房院,這個被稱為北京僅剩的老澡堂就矗立在那裡,外牆上寫著大大的「浴」字。
剛剛換完水,邸文在前台喝著水,邊擦汗邊點著澡票,一張張藍色澡票從指間快速劃過。一旁的小木板上豎著一根鐵針,上面已經穿了二十多張,「這是上午的,一會兒還來人呢!」 邸文說。
細看澡票,四方形、藍色,印著「雙興堂浴池——洗澡票」幾個字,有些票面已經模糊,顯然已使用多年。

「來張澡票,再搓個澡。」老主顧季建彬來到前台,熟絡地將50塊錢人民幣遞了過來。邸文接過錢,麻利地遞給他一張澡票和一張搓澡卡。
對話間,二人的熟絡可見一斑。邸文說,自己來雙興堂工作八年多了,主要負責前台接待和燒鍋爐,每天早上八點就迎候著老主顧們,一直到晚上十點多關門。
說起大伙的習慣和特點,邸文如數家珍。他笑稱,在雙興堂裡,六七十歲的都是「年輕人」,最年長的顧客年過九十。
曾因電影《洗澡》火過一把
去澡堂子泡澡曾是老北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都願意到此舒筋活血、放鬆身心、交友會客。因此,曾產生了眾多知名澡堂子。
「東四南大街有怡和園,王府井八面槽有清華園,李鐵拐斜街有東昇平園,西珠市口有清華池,以前城裡邊兒澡堂子可多了。」休息室裡,馮和平喝著茶,細數北京城的老澡堂子。
資料顯示,到上世紀30年代,北京各主要繁華街道都有了規模不等的澡堂。據統計,到1935年,北京共有123座老式公共澡堂,1916年開張的雙興堂便是其中之一。
馮和平回憶起自己年輕時來洗澡的情景,眼中不禁閃著光。「第一次來的時候我還是小孩,才收一毛三,現在都快七十了,時間過得太快了……」
隨著經濟發展,家裡已經可以淋浴或泡澡,傳統澡堂子早已被洗浴中心所替代。雙興堂也成了老「澡友」們僅剩的「精神家園」。
「洗浴中心那是消費,我們都是老古板,不習慣,淋浴哪有泡澡舒服,泡完了是從裡到外的暖和,天多冷都不怕。」馮和平說著,滿是自豪。
牆上,掛著一張老照片。裡面是著名演員朱旭等人,這是他們1998年拍攝電影《洗澡》時的劇照,取景地就是雙興堂。
一天最多招待三四百主顧
懷舊的情緒被澡堂子內外的「喧鬧」打斷,時間剛過下午三點,雙興堂迎來了一天中又一個熱鬧的時段。步入澡堂,瞬間會被白氣包裹。大牆四白落地,浴室裡並排兩個霧氣騰騰的水池子,邊上還擺著三張搓澡用的有些褪色的趴鋪,牆上的瓷磚往下滴水。
搓澡工馬師傅掄開膀子,給剛泡完的顧客搓澡。他的雙手時而拍擊後背,時而搓上一會兒,彷彿有魔力,總能讓顧客緊繃的身體逐漸放鬆下來。
隨著馬師傅一聲聲「起!」澡友們裹上浴巾,回到休息室。無一例外,每位都是皮膚通紅,來到自己的躺椅上,半躺半臥,擦著水珠。
「將!第三盤了,您這棋不靈呀!」高手老劉把「炮」重重一「摔」,對面的老馬立刻抖手,「漏步了!」引得大夥一陣哄笑。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發生在休息室裡,不管認識不認識,只要聊得來,喝酒、品茶、聊天、對弈都行。久而久之,大家都成了熟臉兒,成了朋友。
「都是老人,有共同語言,大家『赤誠相見』,在一個池子裡泡過,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輕鬆自在。」馮和平的話說出了雙興堂「魔力」所在。
據介紹,一般工作日,這裡的客流量為幾十人;週末、年節,增加到一兩百人;最多的時候,兩池清水一天要招待三四百主顧。
「這就是老人們的『朋友圈』,他們都分批來,愛跟老馮聊的,就一四;愛聽『馬大炮』侃大山的,就三五;愛喝酒的那幾位,就週二約。」雙興堂經理劉際寧說,「老澡堂之所以能吸引並留住顧客,除了情懷,更重要的是價格。門票30塊錢能在澡堂裡待上一天,修腳、拔罐都是20塊錢,這樣的消費水平是相當低廉的。」
「雙興堂是北京最後的老澡堂子,2014年成為北京老字號,它的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劉際寧說,「團隊會盡己所能守護它,讓雙興堂老浴池的文化得以延續。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家澡堂,更是一段歷史,一種情懷。」(張驁/文 趙自謙/攝)
春苗煥生機
圖片說明:春天來臨,位於豐台區王佐鎮的南宮農耕文化體驗園大棚裡一派生機盎然。大棚裡整齊排列的幼苗,吸收著大地的滋養。園區工作人員緊張有序地忙碌著。(劉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