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惠民桃園報導】桃園市蘆竹區南崁五福宮日前在南崁五福宮藝文中心舉辦「五大庄聯合中元普度文資申請說明暨講習會」,南崁五福宮主委陳宗賢、總幹事邱進賢率該宮幹部並邀請文化局張皓斌專員、蘆竹區長李岳壇、中央研究院院士李豐楙、政治大學華人研究中心主任林振源、武財神信仰研究中心執行長蔡武晃、金瑞壇道長陳勝鍵及蘆竹區五大庄各里里長等人均出席與會,市議員錢龍與張桂綿也到場關心。

南崁五福宮主委陳宗賢表示,一年一度農曆7月中元普度,在農業社會是極重要的祭典,該宮除了過年,慶讚中元節是每年的年度一大盛事。而南崁的中元普渡可追朔其歷史淵源,因此該宮落實與里民的結合,去年特舉辦「道教中元節的歷史源流」講習會,以「當代台灣北部的中元普慶科儀與民俗」為主題,特邀請多位專家和大家分享中元節的民俗文化意涵,希望藉此讓大家了解中元節的意義與重要性;今年則舉辦「五大庄聯合中元普度文資申請說明暨講習會」,期望政府能尊重地方文化,透過文資申請,使中元普度成為地方乃至國家祭典文化永世傳承的依據。

桃園市府文化局專員張皓斌表示,對於相關中元節慶典活動,今年1月及上週該局即已派員前來了解與商談,每個地方與許多宮廟都有中元普度活動,重要的是五福宮的特色在哪裡?

蘆竹區長李岳壇則非常肯定南崁五福宮對地方歷史文化的推廣不遺餘力,尤其對於中元祭普度的重視,這些蘆竹區公所都將其納入「蘆竹區誌」中,讓蘆竹鄉親都能明白中元祭普度的典故由來。
「五大庄聯合中元普度文資申請說明暨講習會」由中央研究院院士李豐楙主講,他再次對南崁五福宮主委陳宗賢於民國111年3月結合學者專家出版了「南崁源史(五福宮六甲子的地方巡禮)」、「五福宮志」2部重要創作,極盡推崇!更是公認為地方宮廟罕見的創舉!

李豐楙講述「中元普度的歷史源流」以十八章節深入淺出來闡述,從文資觀點理解地方習俗、一個有待爭取的願景、中元普渡的文資價值、從中元節俗觀看南崁人、三教合一下的人間關懷、從外教看漢地之俗/教、會歸山教於一、中元考校在三元經懺的教義、誦唸三官經懺的功德迴向、釋教啟建的普度法會、南崁中元普與五大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施放水燈 夜晚的嘉年華、佛教的慈悲之德、五大庄的共同記憶、從文資視角的地方觀察、中元普度的必要性…等。他認為,北台灣為經濟重鎮,且南崁發展大家有目共睹,基隆的中元普度活動,可以從祭典而成為表演藝術躍上國家劇院,南崁五福宮的慶讚中元也不遑多讓,因此他希望南崁五福宮的「中元祭典」也能被列為「文化資產」。在五大庄35里里長支持下,向市府陳遞文資申請,一定要先「市定」之文資通過,才能落實南崁中元普度的文資價值,再從文資觀點去理解地方習俗。李豐楙並就各章節詳實說明「南崁中元普度」的背景與內容。

世界財神研究中心執行長蔡武晃講述「五大庄祭祀圈與輪祀組織」,從清朝開始談起,護軍渡台、原民立廟、閩粵改築、農本商道…等,解說桃園民間信仰之組織運作,台灣少有由原住民創廟,南崁五福宮為北桃園市民重要的信仰中心,一般宮廟總爐主多為擲筊產生,而五福宮則以五大庄輪祀(南崁原有六大庄,加上今汴洲里的水汴頭,但於日治大正9年劃入桃園街而逐漸脫離五福宮的祭祀圈)。

蔡武晃還顛覆大家的認知,桃園市府頗為重視的乙未戰爭史紀念,都在平鎮舉辦,他引經據典說明,乙未戰爭時,丘逢甲以南崁元帥廟為指揮中心,使得南崁陷入戰火中,後為求地方平安,奉祀修設二朝普度植福醮筵,因而中元普度成為南崁五大庄重要祭典之由來,亦謂,乙未戰爭起始是在南崁五福宮元帥廟。
蔡武晃還詳盡解說「豎燈篙」水燈排其實早在1920年代就已舉行。南崁五福宮的「慶讚中元」活動,具有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典範性、國際性,具有無形文化資產的潛力,他建議,南崁五福宮可將「中元普渡」擴展成國際性活動,可與日本、馬來西亞等東方國家相互交流,使台灣的中元節更加多元多樣化。
政治大學華人研究中心主任林振源則針對南崁五福宮祭典科儀與五大庄聯合中元普度說明,道與佛、道士與法師之區別以及重點祭祀科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