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又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建設進入衝刺階段 羊城晚報記者 周巍 曾育文 通訊員 沈仲 攝

 


大灣區“超級地鐵”——四線貫通的廣東城際,客流量節節攀升 通訊員供圖

 


港澳“北上”單牌車通關量不斷刷新紀錄 通訊員供圖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5年多過去,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

6月11日上午,“機遇灣區”廣東主題採訪活動情況介紹會在廣州舉行。廣東常務副省長張虎以及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科技廳,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臺的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並介紹相關情況。

資料說話:大灣區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經濟總量從2018年的10.8萬億元,到2023年突破14萬億元;“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排名全球第二,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居全國第一……

案例說話:粵港政務服務“跨境通辦”實施,108項高頻政務服務實現粵港跨境通辦;大灣區“超級地鐵”開通,連接惠州、東莞、廣州、佛山、肇慶五城;深中通道即將通車,屆時深圳和中山兩地的行車時間將從2小時縮短到30分鐘左右……

5年嬗變,大灣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14萬億元GDP,實力勁“成色”更優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重大國家戰略。廣東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舉全省之力攜手港澳推動大灣區建設。

有了頂層設計的強力加持,5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開展。單從經濟總量上看,從10.8萬億元到14萬億元,5年間粵港澳大灣區GDP增長了3.2萬億元,相當於再造一個深圳市,貢獻了中國同期GDP增量的近十分之一,是當之無愧的經濟主引擎、“中國第一灣”。

看經濟資料,不能只看總量,更要看“成色”——經濟結構和發展品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以來,廣東持續推動創新資源高效集聚。“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位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年穩居全國第一。散裂中子源等9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大灣區佈局,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深入推進,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31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等先後落地運行,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不斷完善。

一系列大手筆的舉措大大推動了大灣區各類高新技術產業的高品質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在粵港澳大灣區集聚。

2023年,廣東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5萬家,連續8年排名全國第一,位於大灣區內地的數量占比約95%。廣東累計培育第一批鏈主企業53家,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19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28家,獨角獸企業70家,數量居全國前列。

此外,廣東著力推動10個戰略性支柱產業和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2023年全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5.2%、占GDP比重達到四成,戰略性產業集群逐漸成為經濟增長主力引擎。大灣區已形成新一代電子資訊、綠色石化、智慧家電、汽車等8個超萬億元級產業集群。

以汽車為例,廣東已經從汽車第一大省成長為新能源汽車第一大省,2023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253萬輛,居全國第一,實現全國每4台新能源汽車便有一台“廣東造”。

融通互聯,粵港澳“雙向奔赴”成新常態

近日,完全開通的大灣區“超級地鐵”屢上網路熱搜,這條連接惠州、東莞、廣州、佛山、肇慶5個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城際鐵路方便了沿線市民的出行。

本月,繼港珠澳大橋之後的又一個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即將正式通車。這條跨越珠江口東西兩岸的大橋,將深圳和中山兩地的行車時間從2小時縮短到30分鐘左右。

隨著大灣區建設的穩步推進,大灣區內部的基礎設施硬聯通讓人們感受到越來越多便利。“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推進,建成運營廣深港、廣汕和汕汕高鐵等標誌性工程,廣東高鐵運營里程達2838公里,基本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跨海跨江通道群加快建設,持續改善珠江口東西兩岸交通運輸條件。支撐大灣區高品質發展的“骨骼”更強壯、“血脈”更暢通、“根基”更堅實。

2023年以來,港人“北上消費”的熱潮引發廣泛關注,內地赴港“自由行”城市擴圍、橫琴實行旅遊團“團進團出”政策,粵港澳三地往來更加密切。“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先後落地實施,進一步推動三地人員往來交流。蓮塘/香園圍口岸、新橫琴口岸、青茂口岸等粵港、粵澳間口岸相繼開通,三分之二出入境旅客通過自助方式通關,人均通關縮短至30秒左右。

資料顯示,2023年,香港居民“北上”內地達5300萬人次;今年1月至5月,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人們越來越明顯感受到:“廣東和港澳居民雙向奔赴的生活已經成為新常態。”

除了基礎設施的硬聯通,更有規則制度對接的軟聯通。

政務服務方面,粵港政務服務“跨境通辦”正式實施,粵港兩地率先實現數位身份認證互認,108項高頻政務服務實現粵港跨境通辦。

金融服務方面,“深港通”、債券通“南向通”、“跨境理財通”、“互換通”等措施落地實施,人民幣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

職業資格互認方面,廣東與港澳推進醫師、教師、導遊等領域職業資格認可,試行港澳導遊在橫琴認定執業,促進港澳醫療專業技術人員來廣東執業,拓寬建築領域專業資格的互認,累計3950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註冊執業資格。

標準銜接方面,粵港澳三地共同公佈涵蓋食品、中醫藥、交通、養老等32個領域183項“灣區標準”。

……

諸多成果無不表明,“灣區通”正從藍圖變為現實。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如今正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穩步邁進。張虎表示:“廣東堅持把規劃抓在手上、把專案落在地上、把未來融在路上、把百姓記在心上,把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舉全省之力辦好這件大事,攜手港澳打造融入國內國際雙迴圈、走出高品質發展之路、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特質的大灣區。”

數讀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從2018年的10.8萬億元,到2023年突破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排名全球第二,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排在全國第一。大灣區機場群旅客年吞吐能力超過2.8億人次,港口群集裝箱年通過能力超8500萬標箱。航線網路覆蓋了全球主要城市和世界主要貿易港口。

現場金句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 朱偉:
積極爭取國家支援大灣區建設5G、積體電路、納米、生物醫藥等四大產業創新高地並取得積極進展。
位於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投入運營並面向全球開放,已吸引全球6000多名科研人員開展研究,完成1500多項實驗課題。
廣東已經從汽車第一大省成長為新能源汽車第一大省,2023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253萬輛,居全國第一,全國每4台新能源汽車便有一台“廣東造”。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 梁勤儒:
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位居全國首位,6所港澳高校在珠三角地區設立了10所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達到31家,面向港澳的孵化載體超過130家,港澳人才加速到內地創新創業。
“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

廣東省工信廳副廳長 陳磊:
廣東在未來新領域搶抓機遇,重點在6G(特別是空天網路)、量子科技、生命科學、人工智慧等未來產業下好先手棋、佔據好位勢。
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是“廣東造”,全國每3台工業機器人就有一台“廣東造”。
截至2023年底,廣東5G基站累計達到32.6萬座,5G用戶累計8682.1萬戶,均位居全國第一,實現全部縣級主城區連續覆蓋、鎮級主城區基本覆蓋。

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省南沙辦主任 劉煒:
2023年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61%,彰顯製造業當家鮮明本色。今年一季度集中簽約超60個產業項目、投資額超2000億元,累計引進278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實際利用外資連續兩年位居國家級經開區第二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 符永革:
一季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1.12億元,同比增長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進出口總額、實際吸收澳資,同比均實現超兩位數增長。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副局長 王錦俠:
一季度,前海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2%;進出口總額增長31.2%,實際利用外資9.69億美元,占深圳市58.4%,全省19.1%,全國2.3%。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署長 曾堅朋:
河套深圳園區已彙聚160多個高端科研項目和1.5萬名科研人才,包括2個國家藥監局藥械審評分中心;鵬城、合肥、廣州3個實驗室的分支機搆;港科大、港城大、港理工、港中文等5所香港高校研究院;中國一汽、招商局、華潤等5個央企研發中心;蘋果應用研究實驗室、西門子深圳能源創新中心等6個世界500強外資研發中心。

(羊城晚報 記者 / 趙鵬、曾瀟、付怡、溫澤廣、王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