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欣潘

一個村落的興衰,道路交通是其根本的命脈,就像一個人身上的血管。路相連則物相通,人員往來便利,人們聚眾而居,經濟繁榮,文化興盛,比如柏柳村。作為石馬嶺古道一個起點,因為有寬大奇絕的古道存在,才成就了歷史上繁榮一時的古柏柳,而今日被冠於「中國白茶第一村」的美譽,歷史在此埋下根脈,經過歲月積澱而終成正果。
石馬嶺古道位於點頭鎮柏柳村境內,因「山上有巨石危如立馬」而名之。《方輿紀要》(卷96)有關福寧州中記載石馬嶺在北百三十里。《福鼎縣志》對此有更周詳的記述:「山以鐵障山、石馬嶺二者最高……石馬嶺高傍五區管陽南山。俗傳馬有神異,能瞰西鄉之粟,鄉人鑿其口乃止,即此嶺也」。早在北宋紹聖四年,石馬嶺便修築成官道,距今逾千年。古道起於柏柳村橫溪橋,止於管陽鎮南山,全長大約四十華里,呈南北走向,由塊石、條石或碎石砌築,石材取於方圓山地,路徑依山體走勢往返上下,路基堅實,台階間隔不高,路面一米五見寬。這麼長一條古道在山上曲折、蜿蜒和盤旋,在當時自然條件艱苦和人力物力困難的情況下,修建者必用心良苦,花費巨大心力才能做到。但主持修築者是誰?史書上並無記載,當地人也不得而知。

作者與當地文史學者登臨探訪石馬嶺古道千年風姿 ( 陳雪蘭 攝)

雖如此,我仍然願意想像,或許彼時五代十國時期,正值中原衣冠南渡之後,眾多族姓南遷入閩,安居於點頭境內的邊遠山區,他們為生活所計,開荒種地,將中原農耕文化和技術帶來,助力農業生產,而後逢山修路、涉水架橋,將當地物產山貨,諸如稻穀、茶葉、竹筍、瓜果等手提肩挑運往山外,因此便有了這一條古往今來的石馬嶺古道。

從石馬嶺古道上眺望,山間茶園層層疊疊。( 董欣潘 攝)

石馬嶺古道成就一座古老繁華的柏柳村。早在一千多年前,先民們就在此種植茶樹,采制茶葉,初時是野生茶,俗稱菜茶,當地人叫作「粗茶婆」。彼時柏柳舊名浮柳,村中古道北連石馬嶺,南達店頭及白琳等地港口碼頭,是唐宋元明清各時期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石馬嶺古道是這條茶馬古道最艱險的一段路。據說以前茶客、挑夫等,要上石馬嶺古道,必下榻店舖林立的柏柳街,以便第二天有足夠力氣翻越石馬嶺。遙想當年夜幕降臨,過往商旅陸續聚集而來,挑夫鐵箍拄杖撞擊聲,客店、酒館、飯莊和米粉店的叫賣聲、閹豬口笛聲、挑貨郎撥浪鼓聲、趕牛販羊的吆喝聲,南腔北調混雜在一起,不絕於耳,這場景是何等熱鬧!因此,柏柳街曾流傳一首民謠:「通街茶酒米粉味,徹夜羊蹄馱腳聲」,正是當年「柏柳街」街面繁華、市井百態的真實寫照。柏柳村是福鼎大白茶的原產地。早在明清時期,因為茶業繁榮而形成「柏柳街」,街麵店鋪林立,茶香、酒味和米粉香氣瀰漫,徹夜聽到茶馬古道上馬蹄聲。據《梅氏宗譜》記載:肇基始祖梅仲文於北宋仁宗朝景佑年間,從浙江景寧大漈遷徙梅山,稱「處士」。柏柳梅氏發祥始祖是十八世宗公第三子順公,梅伯珍是柏柳派第三十三世後代,生於清光緒元年,即公元1875年,字步祥,號筱溪,一生行茶商,他是第一個把福鼎白茶行銷到天津、香港、南洋等地的福鼎茶人,名聞閩江,榕城人尊稱「梅伯」,也是一個從晚清到民國時福鼎較有成就的茶人。數十年後,他的孫子梅相靖作為福鼎第一位榮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白茶製作技藝(福鼎白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小跟隨他(祖父)學習製作白茶,沿襲家傳古法,堅守傳統制茶工藝,對工藝流程精益求精。作為中國白茶第一村,這裡的茶葉以湯亮、香高、味甘、形美而聞名。制茶大師梅相靖老人更是以白茶製作技藝獲得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並以陽光萎凋、木炭烘焙為主的百年白茶製作技藝於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石馬嶺古道上的《馬坪亭古石碑》守在時間裡。 (董欣潘 攝)

記得多年前,我曾參加本地戶外活動走過石馬嶺古道。那一次我從管陽南山方向一路往東南行來,沿途山嶺石階緩緩下行,放眼四周,山地青黃不接,大片茶山翠綠無比,陣陣山風拂來縷縷茶香,偶遇採茶農婦,手臂挽著一隻竹籃子,裡面滿是新采的茶葉,可見銀白相間的毫毛,本地人稱為白毫銀針,是茶葉種類中的上品。當我再次踏上石馬嶺古道,已是甲辰年仲秋一個天色放晴的午後。沿途所見田野飄香的稻穀已經收割,采過白露茶後的茶園依然蒼翠如故。起點從素有「中國白茶第一村」美譽的柏柳村橫溪橋開始,一條飄蕩千年茶香的石馬嶺古道,猶如一道人間彩虹橫亙在大山之中。此刻古道上除了我們幾個人探訪者,看不見有什麼行人在走動。設想千百年來,從這條古道上走過的都是一些什麼人?是南來北往赴任的官員?還是十年寒窗苦讀趕考的學子?亦或是肩挑茶葉的挑夫與手提山貨的鄉親?從橫街橋到石頭橋村原也是一段古道。古道蜿蜒盤旋,一路茂林修竹,綠蔭匝地,古韻盎然,景觀令人流連忘返。從石頭橋上馬坪亭,古道沿山間盤桓而上,時而蜿蜒,時而盤旋。當我們登上位於石馬嶺上中段馬坪亭,原有一座茶亭,建於清代,現已成小寺院。當年茶亭內設座凳椅子、茶桶茶缸,守亭人每天施茶,供行人痛飲消渴,這是民間禪茶文化的真實記錄,不僅是一處別樣風景,更是心懷善念的裡人為過路行人提供的一個歇腳點。當你在烈日下一路從山腳一直艱難跋涉地登至嶺上,當一碗不濃不淡、泛著金黃茶色的溫熱茶湯入口下肚時,那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清流一般消解了這一路鞍馬勞頓與疲乏,過不了多久,那股因疲憊不堪的而消散的心力又重新回到身上。此處地勢漸趨平緩,回首面南方向,茶園層層疊疊,茶樹在秋光下流翠溢彩,陣陣秋風中茗香撲鼻,秋日大放光彩,展現一幅茶鄉因茶而美的繁榮景象。

石馬嶺古道從馬坪停旁一路延伸向北而去。 ( 董欣潘 攝)

如今,石馬嶺古道靜靜蜿蜒在山間,與之相伴的是國家茶樹良種福鼎大白茶的原產地,還擁有深厚的茶文化歷史。在漫長農耕文明歷史中給當地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帶來了機遇,也為沿途百姓邁上幸福生活,與外面世界互通有無打開了方便之門。歷史在發展,石馬嶺古道時代在進步,這條曾經興旺發達的茶馬古道,連接閩浙的通衢大道,隨著國家高速公路和鐵路的建成及動車組的開通,正身處式微而邊緣化的境地。如何再現昔日榮光與風采,已成為當地黨委政府的一項事關弘揚傳統文化的再造工程。從古道上走過的人,無論是趕路回家,還是出門在外去闖蕩,沒有一個人不是鉚足了勁,拼著命賺錢過日子的,更有奔赴遠方為了一個心願或志向,他們曾在風雨中走過,也曾在炎炎烈日下奔波,不停的是他們的腳步,不滅的是他們的夢想。